(资料图)
“我们发现依然有不少的中小企业不愿意迈出、或者迈不出数字化转型的步子,主要是受到成本因素、产出问题、经营模式、数字仓储等影响……”萧山区青春学院第二期学员邵楚怡、徐佳春等人,通过四个月时间,走访调研了浙江东华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等四家萧山本地中小企业,深入探究能推动萧山传统制造业更好地走上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近日,萧山区年轻干部调研成果汇报会暨青春学院第三期开班仪式顺利举行。活动中,来自驻村锻炼选调生、青春学院学员、新录用公务员等不同层面的9名年轻干部代表将各自的调研成果进行了展示、汇报。
萧山传统产业如何开展数字化改造?城厢街道年轻干部邵楚怡等人通过调研企业提出,针对传统产业固有的特点,一方面建议先从局部环节、适宜区域推进数字化,政府应从“拉着车往前走”变为“推着车走”,指导服务与扶持并进发展;另一方面建议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化赋能平台,助力企业降耗增效、提高创新能力,并构建良性的行业生态。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拆迁安置村如何迭代升级?北干街道党政办副主任、选调生邵鑫坪结合自身驻扎荣庄村的经验,提出多方面破解拆迁安置村的共性瓶颈问题,如:产业发展方面,应以村级留用地开发为抓手,加快构建南北融合、城乡协调的大招商格局;居住人文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生活化场景合集”,打通“数字化服务系统”,从而打造优质共享现代家园。
围绕萧山文化品牌如何借助亚运契机“走出去”这一命题,杭州萧山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陆宽等人提出,应探索创建具有萧山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城市IP,做优做精实用性文创产品,带动文化传播。同时,注重搭建更多类似“临浦老街”的城市文化新场景,打造城市文化新路线,打响萧山旅游品牌。
基于多年的镇街司法所工作经历,区司法局90后科级干部杨立威以行政争议案件为切入口,建议从“制度机制”“法治氛围”“基层执法”“数据分析”“监督督查”“调解化解”六个方面入手,逐步夯实基础、深化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
据悉,今年初萧山区委组织部将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与年轻干部的培养紧密结合,通过选调生驻村锻炼、新录用公务员“三年助跑”行动、青春学院等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平台,鼓励年轻干部“提振精气神”,当好调查研究“排头兵”,深入基层“一探究竟”,在一线岗位上成长成才,在基层的大熔炉中练就过硬本领。截至目前,萧山共有350余名年轻干部申报调研课题,开展集中性调研活动12次,形成调研报告130余篇。
关键词: